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来我院讲学

发布者:77779193永利官网办公室发布时间:2021-05-28浏览次数:724

527日晚,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杨亦鸣教授邀来我院作“语言学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科学理据”的主题报告。报告会由陈志平院长主持。

 

杨教授首先阐明如今语言学面临的不再只是汉语、外语的问题,引出“语言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性质决定其应成为一级学科”的观点,并提出此观点的两个理据,即“大语言观”和“新语言观”。在阐释“大语言观”时,杨教授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押韵问题、脑科学研究问题、“人工智能”当前存在的问题为例,提出了“解决语言与文化、科技、教育相关的实际问题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观点。接下来,杨教授重点讲解了“新语言观”最核心的观点——“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顺便成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并通过系列视频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此观点,得到了台下师生的积极回应。

 

杨教授的报告深度地解读了语言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内容丰富,讲述形式多样,赢得了在场师生的多次掌声。会后,参会人员与杨教授合影留念。

   

杨亦鸣教授简介

杨亦鸣教授,我国神经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现为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语言科学》杂志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工程语言学,发表论文和专著100余篇(部),相关研究成果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优秀图书奖等。曾任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杨教授近十年主持的国家重大委托或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推普脱贫攻坚”理论研究和数据库建设》(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通韵>相关问题研究、韵书编纂及数据库建设》(2017)、国家973计划项目语言认知的神经机制》(2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神经语言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研究》(2010)。 

(文郑露吴凡;图:郑露、王广继